艺术馆动态

【活动】中央民族大学付爱民教授解析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创作中的“本族代言现象”

文、图/杨洁

“多彩华章——中华民族大团结作品展”策展人张天漫(左)与主讲人付爱民(右)

2017年5月13日,正在炎黄艺术馆展出的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多彩华章——中华民族大团结作品展”迎来最后一个周末的展期,作为展览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艺术公开课 | 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创作中的本族代言现象”讲座也在当天下午如期举办,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付爱民先生为听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在中国画史上并非是近现代才出现的文化现象。丰富多样的地理与生态环境决定了不同地区人群的生存方式,而又必然因此形成特色各具的文化和艺术现象;由于古代长期的族群文化交流与融合,这些丰富的文化基因一向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和孤独地发展着的。

讲座中,付老师从《北齐校书图》说起,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大量墓葬壁画以及“胡归”等绘画题材实例,细数民族绘画的历史背景,为听众了解新中国以后民族绘画的发展做了详实的铺垫。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民族大团结为题材的绘画作品成为反映新中国政治面貌和各族人民生活的代言画卷,民族题材一度成为美术家集中表现的焦点。更重要的是,随着学院教育的普及和招生范围的扩大,尤其是我国民族政策在教育资源配给上的倾斜扶持,使越来越多来自边境的少数民族学生得以有机会接受高等美术教育,但教育与文化发展进程中特殊历史时期特殊性冲突的存在,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的民族美术创作史中最有意味的一段发展史。付爱民老师也以自己求学和从事民族美术教学的亲身经历,从地域、文化、学院教育等角度,解析了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创作中的“本族代言”现象以及建国后的“民族大学”现象。

讲座最后,作为联合策展人之一,付老师也对目前展出的“多彩华章——中华民族大团结作品展”作品脉络进行了梳理,期待为观众了解本次展览打开新的视角。

“多彩华章——中华民族大团结作品展”将展至5月15日(周一不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