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馆动态

【预告】2019-6-2 展览工坊 | 浮翠流丹:艺术馆里的色彩课

主办:炎黄艺术馆

指导老师:黄海菲、杨社伟、赖雪莹

时间:2019年6月2日(周日)10:00-12:00

地点:炎黄艺术馆陈列厅(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慧忠路9号)

费用:50元/人(包含陈列厅门票。每位13岁及以下年龄参与者限1位家长陪同)

适合年龄:5岁以上

 

1979年夏末,黄胄来到了乌鲁木齐南山白杨沟哈萨克族帐篷里一个有婴孩的人家。这家的女主人叫吐恳,她坐在婴儿的摇车旁,甜美端庄,黄胄拿起画板记录了这一情景,就是我们后来看到的《育婴图》。画画的时候,外面有人喊下雨了,但人还没出毡房,太阳又出来了。同行的人说,在这里,只要有一朵云路过就会下雨,云过去后太阳就出来了,而这样的天气赐给人们的是像地毯一样的草场。在《育婴图》中,少数民族色彩绚烂的服饰被大面积柔和的留白和蓝绿色所中和,画面呈现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同样的,在《冰山之花》中,饱和度极高的色彩也从侧面说明了当时自然环境的艰苦:由于地广人稀,孩子们不仅上学需要结伴同行,颜色鲜艳的服装也便于在广袤的大地上相互辨识,防止走丢。

中国绘画具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对于色彩的认识和使用更是具有独特之处,从而形成了传统色彩观念。从最初的“五色”观念,到“六法”中的“随类赋彩”,又到“墨分五色”都传达出中国画对“色”的重视和探索,并且形成了一系列适应要求的基本法则。“随类赋彩”体现出一种“意象性”的色彩。

以现在我们对字面的理解来说,比如叶子是绿的,那叶子类的都涂绿的,花是红的,因此随着花的颜色我们就都涂红的。这是个错误的观念。随类赋彩真正指的是注重色彩在不同绘画主题下的使用,就拿古时的工匠来说,“随类”是指“类色”,就是领班或设计师标上了每一块涂什么颜色,他写一个“工”字,表示用红色;写一个“六”字,就是绿色。“随类赋彩”讲的是工匠绘制的操作原则。那就更明白了一点,并不是涂上眼睛看到的颜色,被动地去追逐客观,艺术家是把控着表现的主题的。

在绘画的世界里,颜色有时就好像打开密码箱的一把重要的钥匙,带领我们去认识画面中更多的故事。色相、饱和度、明度等等词语看似陌生,其实都是艺术家为了表现主题而使用的方法。

本次活动,我们将以中国画大师黄胄先生的画作为例,认识中国画的色彩表现和不同色彩组合带来的视觉之美,这些知识也或许会为你在现代生活中的穿衣搭配等实用场景带来灵感哦。

 

预约参与方式: 

关注炎黄艺术馆公众订阅号(yham0928),在后台发送“姓名+年龄+联系方式+色彩课”预约。 

 

------

 

* 为保证大家公平参与活动的权益,请预约的朋友们准时到场,活动开始15分钟后未到场者,我们将把名额开放给其他到场人员。 

* 如果预约之后有事需要取消,请您提前两天告知,以便我们安排别的朋友参与。 

* 预约之后未提前告知而取消者,我们将不保证您今后参与其他活动的优先权。 

谢谢您的理解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