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馆动态

【展览】“丝路·岩语——中国岩彩绘画文献展”今天开幕

文/杨洁 图/吴楠、杨洁

中国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丝路•岩语——中国岩彩绘画文献展”于2016年11月18日在炎黄艺术馆举行了开幕式及研讨会。展览由炎黄艺术馆主办,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承办,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先生担任学术主持。展览展出了中央美术学院首届中国岩彩画创作高研班师生的岩彩画作品百余件,并从岩彩绘画历史文献、艺术考察、教学实践、公共艺术等角度,系统展示中国岩彩绘画20年发展历程,阐述了岩彩绘画与丝绸之路的深刻历史渊源,呈现了岩彩画创作群体继承传统、面向未来、多元探索的艺术风貌。
开幕式由中央美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办公室主任岳洁琼女士主持。出席开幕式的重要嘉宾有詹建俊、刘大为、范迪安、徐里、何家英、崔晓东、李魁正、郑工、林木、丁奎松等艺术机构领导和知名艺术家,国家艺术基金专家代表代大权、王艺、刘立明,以及中国岩彩画创作高研班全体师生。

炎黄艺术馆馆长崔晓东先生致辞

炎黄艺术馆崔晓东馆长在致辞中表示:岩彩绘画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是丝绸之路精神的继承和延展。此次把这样一个高质量的展览从校园里请出来,推向社会大众,让更多的艺术爱好者了解岩彩绘画,搭建一个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生活的桥梁,是炎黄艺术馆作为公益性的艺术机构一直以来的社会责任。展览十分荣幸得到了中国国家艺术基金的资金支持和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学术支持,使这个展览不光能够完整全面地呈现出中国岩彩绘画的发展脉络,也鲜活具体地呈现出当代语境中的岩彩绘画创作状态,因而有可能成为一个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和重要历史意义的展览。

展览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先生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范迪安院长在发言中谈到:这个文献展有着丰富的结构,它是由胡明哲老师主持,从2014年开始的“首届中国岩彩画创作高研班”的成果展。胡明哲老师对复兴中国的岩彩绘画充满热忱,为建立一套比较系统的岩彩绘画教学与创作体系不遗余力。两年来,她和高研班的师生们在这个领域寻源问道,沿着丝绸之路探访南亚国家,对岩彩绘画的历史特征、传播特点都做了深入的考察,为岩彩绘画教学规范的展开提供了保障。这次展览的主题是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不仅着眼于政治交往与经贸往来,更是为了促进文化交流、形成文明互鉴,促使我们在新的文化情境中思考与探索从传承到创新的课题,胡明哲老师带着同学们以这个主题展开创作探索,是对传承丝路文化传统、弘扬丝路文化精华的一种非常好的实践。

展览策展人、中国岩彩画创作高研班学术主持胡明哲女士致辞

国家艺术基金专家组代表王艺、代大权先生、裔萼女士,监督部刘立明女士也对展览丰富的内容和严谨的学术态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荒井经先生在贺电中提出:以“东方绘画”命题为出发点的岩彩画,是与西方现代艺术文脉不同的道路选择,把岩彩创作活动引向现代艺术的创作理念,有着广泛传播的可能,具有国际性的内核。

学生代表致辞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郑工教授主持了专题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嘉宾有李魁正(中央民族大学)、孙景波(中央美院)、王志纯(北京画院)、林木(四川大学)、曹丹(湖北美院)、王春辰(中央美院)、葛玉君(中央美院)、赵炎(中央美院)及青年策展人高远、石冠哲、李国华等。在研讨会现场,老中青三代理论家、批评家和策展人,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和关注视角,就中国岩彩绘画的学科建设,岩彩材质语言的当代性,岩彩绘画的理论研究和艺术史梳理等问题发表了极具建设性和对话性的看法。

展览专题研讨会

嘉宾观看展览

展览中,一层展区以青年一代岩彩画家作品为主,充满当代思考和创作活力的作品说明:中国岩彩绘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蓬勃生机。

二层展区以老一代岩彩画家的作品为主,是他们将流落他乡的岩彩绘画带回祖国,并为中国当代岩彩绘画的复兴而竭尽心力。

展览以“丝路岩语——中国岩彩绘画创作现场”、“东方溯源——中国岩彩绘画源流考察”、“石窟面壁——中国岩彩绘画经典解析”、“大地采集——中国岩彩绘画创作方式”、“澄怀观道——中国岩彩绘画历史文献”、“回归原点——中国岩彩绘画教学实践”、“服务社会——中国岩彩绘画公共艺术”为线索,具体呈现了一条正在形成和发展的古代文明传承与当代艺术创造之路,阐释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及“岩彩语言”的当代价值:

丝路岩语——中国岩彩绘画创作现场

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超越疆域、民族的商贸之路,也是一条横贯东西方的文明运河。丝路上的佛教石窟壁画是孕育岩彩绘画的母体,是岩彩画家艺术语言的基因库。作为本次展览的主题展区,丝路岩语版块集中了中国两代岩彩画家的力作。通过他们充满触感的当代视角,展现丝路美术的恢弘图景和岩彩语言的独特魅力。他们的作品说明岩彩绘画根植于深厚的东方传统文化,具备在当代时空中多向延展的可能。一方面是传承:有着一脉相承的内在语言逻辑;一方面在生长:已经置身于全新宽广的阐释空间。

东方溯源——中国岩彩绘画源流考察

岩彩绘画是中国绘画的一个精彩支脉,也是东方绘画的典型方言。可否将岩彩绘画还原于其缘起的东方的地理环境、历史时空、文化情景中,研究其自身的文化基因、审美取向、言说方式、相互因缘……从而找到其中最有价值的闪光点呢?沿着丝路的轨迹,从印度到日本,从石窟到博物馆,从古堡寺院到艺术学府,岩彩画家们上下求索,一路行走,一路收获。

石窟面壁——中国岩彩绘画经典解析

印度佛教的东渐伴随着石窟寺院的开凿声,犍陀罗的佛陀造像,阿富汗的青金石,汇入汉唐的中国,诞生了壮丽的龟兹石窟壁画和恢宏的敦煌石窟壁画……如果说在教室的敦煌壁画摹写是对于古代壁画呈象方式的细致解析,那么在龟兹石窟现场的壁画摹写,不但再次验证了对于呈象方式的解析,并且使目光和思维又深化了一步——目光穿透了绘画的表层也超越了架上绘画的边框,思维透析出自然地质的局限与绘画语言生成的必然,涉及到当代艺术创作最重要的“质性思考”、“空间思考”及“本土关联”。

大地采集——中国岩彩绘画创作方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情。中国的大陆地质以及有色砂岩与有色土的丰富性,为中国岩彩画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灵感和创作资源。中国岩彩画家们行走于辽阔的山川大地之中,亲手采集艺术创作所需要的天然岩彩,对于创作媒介和创作理念都有了全新的理解。于自身所处的生存环境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创作材质,回归艺术创作的真正本质,关注中国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深刻反思“人与自然”这个永恒的主题,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岩彩画家独特的创作方式。

澄怀观道——中国岩彩绘画历史文献

一个新的概念从初始提出到被广泛认同,如同生命的成长,有外界的支持或质疑,有自身的努力与反思。“丝绸之路”这个概念使我们认识到人类文明之间并不只有隔阂,包容互鉴、共同发展才是主流;“岩彩绘画”这个概念使我们重新发现曾被忽略的艺术经典,由此激活本土绘画的当代转型。岩彩画家们澄怀观道——用卓然的智慧发现了一条文明传承的新路径,用不懈的努力验证了自己的追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回归原点——中国岩彩绘画教学实践

岩彩绘画作为一个独立的不可取代的语言方式,有明确的语言要素和语法结构,这是岩彩绘画的创作基础。现有的中国绘画课程体系——油画具象写实模式,中国画水墨模式和工笔模式,都不能成为岩彩绘画的创作基础。所以岩彩绘画需要回归绘画语言的原点,追溯中国岩彩绘画发生的源头,自我创建属于“岩彩”的“当代”的课程体系。经历了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平面造形”、“色彩配置”、“材质质觉”、“经典解析”、“岩彩写生”等基础课程已经成熟,“大地采集”、“平凡物语”、“载体拓展”等独特的创作课程也成功实验。岩彩绘画课程体系被业内誉为“运用现代方法论,成功转化传统原点的一个可实施方案。有效填补了现有美术教育的学科空白。”因为展场有限,此次只能选择一部分展示。

服务社会——中国岩彩绘画公共艺术

中国岩彩绘画的源头——古代佛教石窟壁画即是公共艺术。大面积平涂的浓郁色块,岩彩颗粒丰富厚重的材质肌理,使壁画具有强烈的视觉力度,为僧侣信众礼佛修行提供了观想的途径。今天,如何使中国岩彩绘画回归大众视野,融入社会生活,始终是岩彩画家们努力思考的问题。2016年,武汉地铁2号线巨龙大道站岩彩壁画和河北涞水县百里峡彩虹小镇色彩改造两个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岩彩绘画服务社会,提供了值得参考的成功案例。

展览现场

展览将持续到12月11日。在近一个月的展期内,围绕展览主题,炎黄艺术馆还将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岩彩画创作高研班联合举办一系列精彩的学术讲座和公共艺术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