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馆动态
“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型回顾展”在炎黄艺术馆盛大开幕
文/杨洁
嘉宾合影
百年丹青映初心,笔墨风华颂时代。2025年4月23日下午,“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型回顾展”在炎黄艺术馆盛大开幕。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炎黄艺术馆、黄胄美术基金会、北京画院共同主办,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先生担任策展人。
黄胄艺术实验小学学生演唱炎黄艺术馆馆歌
展览开幕式在赵季平先生作曲、黄胄艺术实验小学学生演唱的《炎黄艺术馆之歌》中开启。仪式由炎黄艺术馆研究员赵凯主持。原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原全国政协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安民,原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原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及先生樊振寅,原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覃志刚,原天津市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务副主任散襄军,原全国人大副秘书长曹卫洲,荣宝斋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赵东,原北京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张卫华,原公安部消防局政委杨建民及夫人孙立荣,原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罗永强将军,原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校长,原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天津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海河实验室主任龚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杨先让,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屈健,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徐里,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原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力舟及夫人、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常委王迎春,原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李延声,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刘巨德,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画家李苦禅之子李燕,李可染画院院长、著名画家李可染之子李庚,原光大集团副总裁、陈云之子陈方,原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高岗之子高燕生,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志同法治专项基金主席、乔石之女乔凌,中贸圣佳创始人、刘少奇之女刘亭亭,原北京市委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德之女李铁杉,原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乔宜男,著名画家石齐,原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央文史馆馆员何家英,著名画家史国良,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理论家王镛先生,原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唐勇力,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著名画家 李乃宙,原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马路及夫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杨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戴顺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贾广健,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院长尹沧海,荣宝斋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范存刚,荣宝斋画院院长唐辉,著名画家马欣乐,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发展基金理事长赵敦,河北美术学院院长甄忠义,喀什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喀什市美协主席薛云祥,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于雯雯,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毅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靳军,中央美院教授李洋,北京画院人物画创作室主任王冠军,北京画院副院长郭宝君,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新绎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著名画家张广,清华美院教授、袁运甫之子袁加,王子武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子武之女王小燕,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科研处处长于洋,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管理处副处长王菽一 ,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院长尹海龙,陕西省雕塑院创研部主任、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赵望云之孙赵盾,中英文化交流学会会长徐军,中国侨商会常务副会长、世纪发展集团董事长于学文,中国嘉德董事总裁胡妍妍,北京永乐拍卖创始人赵旭,中国嘉德副总裁郭彤,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书法家周泓舟,北京市大成学校书记徐曙炜,北京市大成学校校长徐朝辉,北京市大成学校副校长张舜英,黄胄实验艺术小学校长张炜,东道品牌创意集团董事局主席黎亚,著名主持人陈鲁豫,著名演员邓婕、柯蓝、丁志诚,以及炎黄艺术馆理事长、黄胄之女、本次展览出品人梁缨,炎黄艺术馆馆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崔晓东,北京画院院长、本次展览策展人吴洪亮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仪式。
炎黄艺术馆研究员赵凯主持开幕仪式
现场嘉宾云集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刘少奇之子刘源上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上将,原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蔡武,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冯真,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广州美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范勃,龙美术馆创始人刘益谦、王薇,北京保利拍卖总经理郭建巍,西沙海战前线指挥员魏鸣森之子魏西南等因为公务在身无法亲自出席开幕式,也给展览发来了贺电。
炎黄艺术馆理事长、黄胄女儿梁缨致欢迎辞
炎黄艺术馆理事长、黄胄女儿梁缨女士首先代表主办方和家属对嘉宾的出席表示感谢。她说,父亲的性格非常坚毅,从不畏惧来自生活的挑战,他的作品是蓬勃生命的写照,而他奉献新中国美术事业的高尚品质,更是时代珍贵的宝物。她认为黄胄先生的“生活之路”,不仅仅是走出去抵达某一个地方,而是真正地理解和敬畏生活,正是这一点让他的作品经过时光的磨砺依然熠熠生辉。她同时提及,作为父亲最后一件作品——炎黄艺术馆的新一代守护人,她也将和团队继续以黄胄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指引,为中国的公共美术事业作贡献。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屈健先生致辞
展览主办方之一、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屈健先生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黄胄先生的艺术成就,他说,黄胄先生从少年立志到艺坛巨匠,他72年的人生历程,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最终在中国美术史上镌刻下不朽的印记。黄胄先生以其“笔不离手”的勤勉,“源于生活”的信念,以及“为民族艺术立己,为时代艺术立人”的追求,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艺术实践与探索,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北京画院院长、本次展览策展人吴洪亮先生介绍展览情况
展览主办方之一、北京画院院长、本次展览策展人吴洪亮先生向观众介绍了展览的策划和组织情况。他说,黄胄先生有着极为丰富的艺术生涯,他有着多重的身份,对他的研究越深入,新发现越多,本次展览不仅是对黄胄先生艺术人生的立体呈现,更是重观中国美术现代化路径的重要契机。他同时指出,本次展览在黄胄先生亲手缔造的杰作——炎黄艺术馆展出,意义非凡。在人生的最后阶段,黄胄先生几乎以炎黄艺术馆为家,将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其中。这一次“在家”的展览,是后辈们在百年诞辰之际为黄老组织的盛大派对。他欢迎所有观众走进“家门”,共赴这场跨越时空的艺术之约。
原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先生致辞
原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先生对黄胄先生创作于1955年的《洪荒风雪》念念不忘。他说,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社会上反映现实生活的画家较少。在中央美院培育的第一批现实主义画家1958年毕业之前,黄胄先生已经在社会上做出了自己的成绩,他的创作如《洪荒风雪》、以及速写作品都对画坛影响很大。这次展览汇聚了黄胄先生的众多作品展出,对于研究新中国早期人物画的发展情况具有特别的意义。
黄胄先生的老友、中央美院杨先让教授致辞
黄胄先生的老友、中央美院的杨先让教授深情回顾了两人的交往。他说,在他1952年从中央美院毕业之前,就知道徐悲鸿院长因为看到黄胄先生的一张小画《爹去打老蒋》,大赞其才能,叮嘱人事处的丁井文先生调黄胄到美院来任教,但是当时兰州军区因为黄胄的才干不肯放人,同时徐悲鸿先生在1953年去世,这件事没有办成。他说:“徐先生当时只看到黄胄的一张作品就这么珍惜他的才华,要是他能看到黄胄以后的成就,他该有什么想法啊!”对黄胄先生在特殊年代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他深感痛惜,也深感他以赤子之心建中国画研究院(现中国国家画院)、炎黄艺术馆,特别是炎黄艺术馆不以自己的名字、而以“炎黄”命名,为炎黄子孙保留优秀民族文化,是他一贯的爱国主义情怀的体现,值得后人尊敬。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杨晓阳先生致辞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杨晓阳先生从创作的角度分析了黄胄先生的艺术成就和对现代人的启示。他说,纵观历史,有成就的画家都是解决了三件事:画什么、怎么画、为什么?黄胄先生通过重视传统、深入生活、创新画法,在绘画上成为一代巨匠,影响了几代人的画风,同时叠加对外文化交流、艺术教育和社会活动多方面的成就,使他成为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
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何家英先生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何家英先生说,自己是在中学时代学习黄胄先生的作品进入中国画大门的。他说,当时是一个群英荟萃的时代,但在蒋兆和等诸多前辈画家中,他尤其喜爱黄胄先生的作品,他至今仍记得临摹黄胄先生作品《阿娜尔汗》的情景。他认为,黄胄先生的作品之所以能给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一是黄胄先生有民族和家国情怀,二是黄胄先生的作品有传统,他学习中国画的传统画法、也学习西方大师的素描,但是黄胄先生学习传统和其他人不一样,他不是用传统画法去画现代生活,而是不刻意想着画法,注重整体,从传统线描跨越到了“随性而为”,这些内容对于当今画家学习传统都是有启示意义的。
著名画家史国良先生致辞
著名画家史国良先生回忆了与黄胄先生相处的往事,以及建设中国画研究院、炎黄艺术馆过程中经历的诸多艰辛,说到动情处,几度落下了眼泪。
诸多朋友、学生的回忆,为我们勾勒了一个丰富、立体的黄胄先生形象。
喀什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薛云祥先生代表喀什大学党委书记丁邦文先生致辞
喀什是黄胄先生新疆之行多次停留的地方。2021年炎黄艺术馆建馆30周年之际,响应党中央“文化润疆”的决策,以及弘扬老一辈艺术家的爱国情怀,应喀什大学的邀请,炎黄艺术馆和喀什大学共同主办的“黄胄艺术研究院”落地新疆。开幕式上,来自喀什大学美术学院的薛云祥院长代表喀什大学党委书记丁邦文先生致辞。他说,黄胄先生是“文化润疆”的先驱,他在新疆的足迹遍布天山南北,他的画作融入了深厚的家国情怀,生动诠释了“艺术为人民”的理念。几年来,“黄胄艺术研究院”通过对黄胄先生的作品展示、创作、教学、研究工作,为新疆的文化繁荣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研究院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示范基地”、“自治区科普推广基地”等称号,成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王沪宁常委、自治区马兴瑞书记和中国文联李屹书记等领导同志莅临参观调研,对研究院给予了高度评价。面向未来,喀什大学也将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加强与炎黄艺术馆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合作,更加积极承担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
赵望云先生之孙赵盾代表伯父赵振川、赵季平先生致辞
黄胄先生十六岁跟随赵望云先生学画,对他来说,赵望云先生同时扮演了老师和父亲的角色。今天,赵先生的后代赵盾先生也来到开幕式现场,代表伯父赵振川、赵季平先生讲话。赵振川、赵季平回忆了“黄胄哥”在父亲赵望云门下学画和一起生活的往事,认为他们存在着割不断的艺术血脉与亲情。
当代著名画家、中国国家画院艺委会副主任李延声先生向炎黄艺术馆捐赠书法作品
当代著名画家、中国国家画院艺委会副主任李延声先生曾协助黄胄、郑闻慧先生创建炎黄艺术馆,并在建馆后担任炎黄艺术馆秘书长,为炎黄艺术馆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开幕式上,李延声先生向炎黄艺术馆捐赠了一幅他的书法作品“炎黄史诗、百年辉煌”,他说,这八个字表达的是自己对黄胄先生的怀念,对黄胄先生付出巨大心血建设炎黄艺术馆的尊敬。炎黄艺术馆馆长崔晓东先生代表炎黄艺术馆接受捐赠。
嘉宾剪彩
嘉宾致辞结束后,贾春旺、何毅亭、孙安民、靳尚谊、赵少华、覃志刚、散襄军、杨先让、徐里、杨晓阳、梁缨一起为开幕式剪彩,共同见证“百年黄胄:笔不离手——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型回顾展”的开启。
展览现场
1925年,黄胄先生出生于河北蠡县的一个普通村庄。百年光阴倏然而逝,回首遥望,他早已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星空中的耀眼星辰。黄胄先生是一位才情卓绝的画家,同时也是从军26载的文艺战士,是古物收藏鉴定的专家,是国际文化交流的使者,是中国画传承的生态构建者,更是中国现代美术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在改革开放初期,黄胄先生先是聚集全国艺术家资源,推动成立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复兴门旧馆),后又汇集多方力量建成了炎黄艺术馆。
展览现场
1997年4月23日,黄胄先生在广州永远停下了他72年人生的脚步。2025 年3月14日,他从广州再次“启程”:“百年黄胄——把生活的感动讲出来”展览于广东美术馆盛大展出,同时拉开了“纪念黄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系列活动的大幕——“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受了感动的事情‘讲’出来,这样的作品才有生命力”,这是黄胄先生对绘画真谛的朴素诠释,也是其艺术人生真正的魅力所在。由此,生成了纪念黄胄先生百年巡展在广东美术馆首展的题目。而本次展览的主题“笔不离手”则取自正在广东展出的黄胄先生速写本封面上的亲笔题字。这四个字,既是黄胄先生的自勉箴言,亦是其艺术生涯的真实写照。以“百年黄胄:笔不离手”作为展览主题,至少从两个层面揭示了黄胄先生的艺术理念:其一为勤勉不辍的创作态度。他自少年时代便醉心绘画,一生未曾懈怠,即便生病住院期间也坚持作画,颇有白石老人“不教一日闲过”的韧性与对绘画的痴迷;其二是即时捕捉的创作方式。他常讲,“生活里头想画的就赶紧把它画下来……不要非等到半年一年。”即使一次画不好,也可以在反复锤炼中不断深化完善。“百年黄胄:笔不离手”展览即以此为核心,通过六个单元勾勒出画家广博的艺术世界:“任重道远”以具有象征意味的行路意象和主题性作品作为展览开篇;“讨海的人”聚焦普通劳动者的动人身影;“快乐巴扎”展现平凡生活中的百姓喜乐;“一纸生趣”定格动物灵韵;“诗随雨雾”呈现山水奇观;“学而为用”解析其对传统的研习与化用。
展览现场
为迎接黄胄先生百年诞辰,2024年,炎黄艺术馆将一层展厅整体改造为“黄胄、郑闻慧收藏馆”。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北京工作后,黄胄先生正式开始了他的收藏生涯。临摹和研究古代书画作品,对他艺术思想的成熟和后期艺术成就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他挽救的国宝包括《鹰桧图》、《双鹤图》(这两件作品现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粉鹰图》、《鬼子母揭钵图》等;今年,收藏厅继续展出包括宋代佚名《粉鹰图》、郭熙《松岗寒林》、元代佚名《鬼子母揭钵图》、元代何大昌、明代戴进、林良、蓝瑛、龚贤、石涛、八大山人、虚谷、华喦等名家书画作品,明拓《汉曹全碑》,旧拓《隋墓志十品》、《王兴之墓志》,清拓《晋爨龙颜碑》等碑帖,以及明清家具、瓷器等黄胄、郑闻慧夫妇的珍贵收藏。
展览现场
除了一层的收藏馆,为了配合“笔不离手”百年特展,炎黄艺术馆还在二层的长期陈列厅特别推出了一个“黄胄与任伯年”的小型展览,这个展览以黄胄先生在明清人物画家中他最推崇的任伯年的原作,和他自己临习的作品对照展出,来展示他学习传统的一个侧面。
展览现场
由此,“百年黄胄:笔不离手”与炎黄艺术馆的常设展互为补充,共同构建起立体鲜活的黄胄先生形象。漫步场馆的各个空间,观众可以饱览黄胄先生不同时期和面貌的绘画创作,亦可品鉴其品类丰富的珍贵收藏,更可沉浸于复原的画室和起居室,在笔墨丹青与生活痕迹的交织中,触摸艺术家完整的生命轨迹。
展览将于4月24日面向公众展出,持续至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