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馆动态
【现场】“城•查无此人——当代性与青年艺术家的集体反思”展览在馆开幕
文、图/杨洁
2014年7月19日下午,“城•查无此人——当代性与青年艺术家的集体反思”艺术展在炎黄艺术馆圆满开幕,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炎黄艺术馆等机构的嘉宾以及媒体、社会各届艺术爱好者参加了开幕式。
本次展览为“清华学派”第三次大展,参展的艺术家多为“清华学派”成员,他们将当代人文环境作为着眼点,把艺术作为介入生活、大众以及完成时代使命的方式,以完全开放的姿态与社会各界进行广泛交流。本次展览参展成员来自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多个内地院校,也有来自香港的艺术家,他们一起参与到当代城市与创作主体、当代性等问题的讨论中。
开幕式由策展人高登科主持
在策展人高登科、吴双看来,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对作为主体的“人”一直是采用一种半回避的姿态,而当代性则是对主体的持续关注。当代性的命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是讨论不完的,也只有“当代性”的概念才能摆脱既定历史时段,不断地丰富主体、关注主体。很多当代青年艺术家不谋而合地反映城市生活的困境,这次展览的主题“查无此人”,首先反映出青年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的虚无感,其次反映的是当代生活对人过度身份化后的空洞现实,再者,“查无此人”用一种近乎生硬、权威的语调,呈现出青年艺术家对当代社会反思、戏谑又略带嘲讽的姿态。展览中的作品,有对“此在”的质疑,有对公共性的诘问,有对公共事件的拷问,有对现实边界的戏谑,这些正是对“当代性”这一命题进行的集体反思。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杜大恺先生在开幕致辞中阐述了老一代美院人对“清华学派”这个词语的情感和认知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睦先生从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现状阐述艺术的发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岛子先生历史地梳理“清华学派”的脉络
开幕式后,展览研讨会继续在炎黄艺术馆举行。“城•查无此人——当代性与青年艺术家的集体反思”艺术展抛出了一个问题,即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创作主体如何面对周遭空间、文化、信息、人群的快速变化?当代艺术在价值体系多元的背后,一方面依然有多少东西仍被埋没?另一方面,又有多少东西能构筑起当代人文?因此,展览研讨主要围绕如何在城市还原“人”的主体、当代青年艺术家如何构建自己的创作主体、 “查无此人”与“清华学派”的现状等问题展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陈岸瑛、文中言等相继发言,与在场嘉宾、策展人和参展艺术家交换了自己的意见。
研讨会现场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31日。